转账体验迭代银行集体推广“手机号码支付”
近期,各商业银行的微信公众号纷纷发布推广“手机号码支付”新功能,此项功能可使银行转账更加便捷,以手机号替代冗长的银行卡号。
官方业务宣传视频这样介绍,“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移动互联新时代,移动支付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为进一步提升跨行支付服务水平,清算总中心依托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IBPS),推出了一项新业务——手机号码支付,客户通过开户银行的手机银行、网上银行、银行柜面等渠道,将本人预留手机号码与常用银行卡号关联绑定,即可完成跨行收付款业务。截至目前,已有一百九十多家银行机构加入。”
绑定操作简单用户量快速增长
小编通过建设银行手机银行APP,体验了手机号码支付的开通流程:点击“转账”后左滑功能选项区至最后,选择“手机号与账户绑定管理”,阅读并勾选服务协议,“下一步”确认绑定信息并获取短信验证码,输入后完成绑定,如下图。
小编另通过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的“手机号转账”功能,成功通过输入收款人手机号和姓名,向建设银行账户完成了快速转账,如下图。
过去的手机银行转账体验很差,不仅需要填写收款人开户行等信息,还有跨行交易手续费,如今,转账流程越来越人性化,且免费、实时。
据悉,“手机号码支付”是依托人民银行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超级网银”)开发的新增功能,用户将预留手机号码与常用银行账号进行绑定注册后,即可以通过手机号码完成支付转账。
8月25日,央行清算对外公布“手机号码支付”注册个人客户数量突破100万。随着更多客户的绑定开通和使用,或将提升手机银行APP的打开率与活跃度,更有利于推进银行的线上运营。
分流头部支付APP
小编观察发现,作为行业级的APP“云闪付”,暂未启用“手机号码支付”功能,维持常规输入银行卡号转账方式,或支持已注册云闪付的用户在体系内互转。
在电信运营商加强手机号实名制管理,银行安全与风控技术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手机号码支付”应运而生,这项功能对银行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用科技赋能小微,让金融更加普惠。
然而,相较于微信和支付宝庞大的用户量与应用基础,手机银行的手机号支付尚缺乏核心场景,但随着手机银行的功能丰富与场景打造,将持续分流微信与支付宝,甚至替代。
有网友向中国电子银行网坦言,他亲身经历了支付宝的扫码支付红包,在约两周时间,从几块钱到没有的过程,每天都会路过便利店并使用支付宝的他,很可能被算法判断为忠诚用户,殊不知精明的用户早已被培养成“羊毛党”,APP的切换成本和门槛越来越低。
此后,这位网友称他再不曾打开支付宝扫码支付,转而使用工作、生活都“强黏性”的微信,在“无羊毛可薅”时,他选择了更方便。
支付宝的核心场景是电商淘宝,微信支付则是深深绑定于社交,双方都已构建起各自的生态闭环,支付宝近期上线“余额佳”,微信理财通紧跟推出工商银行的存款以及面向中高端的券商产品,用户在电商与社交场景中的支付、红包、转账、理财、借贷等行为不出体系,慢慢不再有提现至银行卡的需求和提现手续费困扰。
银行加速构建线上经营核心竞争力
随着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发展,差异化、场景化、综合化、平台化逐渐成为各家商业银行手机银行的发展目标,许多“刚需”、“高频”、“特色”业务在银行业脱颖而出,如邮储银行的“邮储食堂”,招商银行的“掌上生活”,工商银行的“悦行越快乐”小程序,浦发银行与徽商银行的信用卡福利,广发银行的“国寿专区”,华夏银行的“夜利呀”理财品牌,民生银行直销银行与i邦银行(成都农商银行直销银行)的营销活动,大连银行手机银行的在线缴纳取暖费等。
银行同业竞争方面,“手机号码支付”让资金搬家更加容易,“代发工资”会失去原有优势地位,各行比拼的是多方面差异化经营能力,其中,银行理财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年,人民银行大力推进国债“下乡”,各类非法集资和网贷平台得到整治,投资者教育程度逐步增强,银行理财子公司也在此环境下,陆续获批开门营业并广纳贤才,定位于风险承受能力为保守、稳健、平衡、进取型的投资者,银行理财的市场将更加广阔。
5G技术是否会重塑产业竞争格局
正如4G时代创造了我们未曾预见的移动互联网繁荣,5G的未来还充满着无限未知,更多的颠覆式科技与商业模式创新等待着银行业去探索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