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移动支付习惯探讨疫情下地铁出行App的发展机遇
老子在《道德经》中有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下,很多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是所有危机之下,必然也会有机遇,只要善于去思考和发现。耳闻能详的例子可能就是2003年的非典和电商,以及伴随电商行业一并飞升而起的第三方支付。
当然,即便没有那一年的非典,电商和第三方支付也会逐渐从历史潮流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但是机缘巧合,当年的非典终究是在无意中加快了这一历史进程。
今天的境况,对于地铁出行App而言也是一样的道理。下面就以笔者浅薄之见,探讨在疫情之下地铁出行App可能存在的发展机遇。
1、地铁出行App拉新获客
疫情期间,由于公共交通环境的特殊性,如何做好个人安全出行,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地铁车站内的单程票都是循环使用的,出站闸机回收的单程票,会直接放到售票机上进行售卖。因此,每张单程票在流转过程中接触人员不计其数。虽然很多地铁临时增加了单程票的回收、清洗和消毒处理,但是暴露在空气中的单程票卡仍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乘客在排队买票过程中,也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
对于持有一卡通的乘客,虽然一卡通的读写设计也是非接触式的,但很多乘客在进出闸机时,往往习惯于将一卡通直接贴在闸机上刷卡,这种接触也存在安全隐患。
综上,乘客使用手机移动支付过闸乘车显然是更为安全的方式。
因此,在此期间更应加大力度宣传,通过线上、线下同步推进宣传地铁出行App,着重强调地铁出行App过闸的安全性、便捷性等好处,自然会不断获得新用户。
2、助力地铁乘客防疫追溯
为了做好疫情防控,防止疫情扩散,确保公共安全,很多地铁公司陆续开始实行乘客实名制乘车。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开始实行实名制乘车的地铁城市如下:
根据上表统计可知,在目前已实行实名制乘车的18个地铁城市中,已经有西安、深圳、宁波3个城市地铁,实现了官方App自动获取乘客实名信息,节省了现场填表或打开其他应用扫码登记的时间。在避免车站内停留过久而发生交叉感染的同时,也保证了实名制乘车的要求,为地铁乘客的防疫追溯提供了强劲助力。
为方便乘客实名制乘车,地铁App可考虑上线防疫追溯这个功能模块。从地铁App本身考虑,其实也有助于增强用户粘性,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3、培养乘客移动支付习惯
目前国内38个城市地铁均已实现了二维码支付过闸功能,部分城市地铁已经开始尝试刷脸过闸等生物识别支付。据了解,2019年38个城市地铁的客运量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城市地铁二维码过闸客运量不足10%,仅有6家达到50%。地铁公司花了大笔资金投入上线的互联网支付系统,自然也希望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乘客中进一步普及扩大使用范围。
这次疫情,显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1)2月16日,深圳地铁官宣线网各车站将暂停发售地铁单程票、日票,建议乘客通过App扫码进站乘车。
(2)2月19日,济南地铁官宣线网各车站将暂停使用单程票、泉城通卡和普通公交卡,建议乘客下载注册“济南地铁”App扫码或刷脸进站乘车。
(3)2月21日,郑州地铁官宣线网各车站将暂停发售地铁单程票,建议乘客使用“商易行”App扫码进站乘车。同时,为鼓励乘客扫码乘车,“商易行”App针对新注册用户派发乘坐地铁首单1分钱优惠的福利。
如果说“无现金社会”在前两年还是一种过于理想化或不切实际的幻想,经过此次疫情,显然已经加速了这一历史进程。或许此时的我们现在还没有太多精力去深切感受,事实上我们正在经历一次重要的历史性变革。
4、降低地铁运营成本
地铁公司在二维码购票、过闸等移动支付上线之初的考量,除了乘客使用习惯倒逼,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包括票卡和设备关键模块在采购、运转、维护等过程中所带来的人力、设备、物料成本消耗。随着实体票卡和现金的使用量逐渐减少,部分城市地铁已经开始尝试采用仅支持移动支付功能的售票设备,比如宁波、合肥、石家庄、呼和浩特等。虽然地铁App的开发、运营也需要成本,但是仍然要远远小于实体票卡、设备模块、地铁运营人力等成本。
所以,把地铁官方App和票务支付系统看做一个整体的话,地铁出行App的推广普及,对整个地铁运营成本的降低是有积极促进效果的。
5、拓展社交、公益等新领域
截至目前,国内38个地铁城市均已开发上线地铁官方App。出于企业经营考虑,官方App在满足地铁出行、提供信息发布等常规功能基础上,也在试图探索向其他领域拓展,例如“Metro大都会”、“厦门地铁AMTR”App的“生活圈”,已经显露出类似的规划。不过,如何让乘客接受并使用起来,不单单是功能设计好坏的问题,也关乎时机和环境。
疫情防控期间,宅在家不外出就是为社会做贡献,所以更多的人每天都有更长的时间花费在线上互联网产品,比如微博、短视频、手游等。就连平时不太点开的App,在这段时间也时不时地会被用户宠幸一阵。当然,这些现象或许都是因为疫情而暂时出现的,对于互联网产品的长期发展而言,更应关注疫情对于用户心理和行为的长期影响。有分析称,此次疫情过后,用户可能会更愿意把时间、精力和金钱花费在社交、健康、公益上。
因此,对于地铁出行App来说,尽早筹备上线关于社交、公益等功能模块,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拓展方向。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移动支付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移动支付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